顽强的生命气息令人惊叹 海拔3106.2米的神农顶不仅是湖北最高点,也是“华中第一峰”。 汽车沿着盘旋起伏的山路,在半层云里前行。到达神农顶板壁岩景区时,记者面对眼前的乱石嶙峋,仿佛回到了遥远的寒武纪。这里是华中地区海拔最高的岩溶石林地貌、神农架最密集的白云岩石林、石芽群。历经风霜雕刻雨雪侵蚀,岩石表面不再光滑圆润,而是呈现出神龟问路、金鸡报晓、玉女照镜等活灵活现的奇特画面。 历经沧海桑田,神农架充当了生物避难所,堪称一座生命宝库。不说深山里不时可见的白熊踪影,不说丛林里成群结队的金丝猴,也不说草甸上漫步觅食的苏门羚,单说那悬崖峭壁上,迎风怒长的苔藓,光滑的石壁里长出的碗口大树,以及这片古老神秘的山林里到处散发着的顽强的生命气息就令人叹为观止。 记者在石林中还看到,有的大树生长在光溜溜的巨石上。由于缺少土壤,繁杂的根系暴露在岩石表面,吮吸着宝贵的甘露。有的根系则顽强地植入石缝,巨大的岩石竟然开裂让道。 从神农尝百草到唐太子传说 5000年前,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到这片古老的土地。相传炎帝姓姜,生于古代的烈山(今随州市厉山镇)。他从小聪明能干,长大后担任部落首领,以“火德王,故曰炎帝”。但随着人口增长鸟兽渐少,为了让部落臣民都能吃饱肚子,让臣民免受疾病侵害,炎帝遂带领部分身强力壮的臣民,向西面大山神农架挺进。 神农架这座生命的宝库,立刻成为他理想的“采药园子”。他不仅遍尝百草、疗民疾夭,也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架木为坛,跨鹤升天。”正当大功告成时,这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神农氏和徒弟们正在山顶采药,只见空中突然飘来祥云。一只白色仙鹤飘然落在神农身边,他骑上仙鹤直上云霄,这一天正是他一百五十岁的大寿。 这个古老神话,至今仍在神农架广为流传,为当地居民津津乐道。当炎帝神农把人类的足迹带进神农架后,后来者接踵而至,留下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大唐悲情太子李显就是其中一个。在神农顶的不远处,有一个名为太子垭的小山口,相传李显曾在此驻足。李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太子,太宗死后继承了皇位,史称唐中宗。但皇帝宝座没坐多久,就被母后武则天赶下台,贬到房州(今十堰房县)做了庐陵王。 李显在房县生活了14年,为了圆复位之梦,他密令薛刚屯兵大九湖。他也曾亲往大九湖视察,途经神农顶太子垭,见此地垭雄关险江山如画,不禁思绪如潮感慨万千。今天的八方游客,若站在太子垭上远眺,仰望神农顶峰入云霄,俯瞰大九湖下“兵如潮”,想必也是心潮难平。 太子垭上有一条别致的步游道,全部用枕木因循山势架构而成,全长约有两公里。道路在幽深的山林里跌宕起伏,两边伸手可触及参天古木。途经名为“太子桥”的铁丝软桥时,同行的广东游客感叹:“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可惜唐太子经过此地时,绝不会有如此闲适的心境。”几名游客从广东专程进山,要“感受大自然的宁静”。 “三省台”上放眼“川盐古道” 走出太子垭的步游道,一座“三省台”矗立在高山峭壁上,因一眼能望三省而得名。记者登上瞭望台,放眼望去云雾蒸腾山影恍惚。云雾消散后,只见群山连绵不见尽头。“西边就是重庆巫山,北面是陕西。别看这里山高路远,在古代可是连接鄂渝陕的交通要道。”身为神农架的土著居民,秦登波自豪地对记者说。他提到的交通要道就是川盐古道。 盐是维系人类生存必须的物质,可惜神农架及楚地大部都不产盐,所需食盐一直靠川东(今为渝东)的大宁场(即巫溪县的宁场镇)供应。于是,早在5000多年前,就在宁场镇古盐厂开发的同时代,一条经由神农架连通川鄂两地的盐道就已开辟。明清时代,由于川鄂盐道日益繁盛,八方商贾也被吸引进了神农架林区。今天的太子垭边,就是昔日的交通驿站。 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神农架山林是一处重要的根据地。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很快占领大半个中国,后多数时间屯兵于豫陕晋冀地区。官府为剿灭起义军,阻断了海上供盐的盐路。自号八大王的张献忠亲率官兵,在神农架开辟了第二条川鄂古盐道。这条古道全长800多公里,现渝东的巫溪巫山境内有200多公里,湖北境内有600多公里,被誉为南方的丝绸之路。 由于川鄂古盐道是连接鄂渝陕的重要通道,在此后数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清末农民起义,还是土地革命的红色根据地,抑或抗日战争时期,它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神农架既是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后方,也是共产党鄂西抗日根据地的战略要地。此地依托川盐古道,建立了两条分别通往延安和重庆的秘密通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一条秘密通道,是李宗仁开辟的第五战区联系重庆大本营的线路。因为东起武当山区的柯家垭,西止巴山,故名“巴柯道”。这条千里之遥的秘密通道,中心路段全在巍巍神农架内。它本属于川鄂古盐道,却被派上了新用场。自从1940年建成后,众多军政要员、大批军用物资都经由此地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新中国成立后,海盐逐渐进入内地,川盐古道逐渐丧失了经济、军事价值,才慢慢变得无人问津。2008年4月,省政府将这条穿越数千年的古盐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它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 登临神农顶做一回“楚狂人” 离开川盐古道,已近下午3时,记者决定攀登最高峰神农顶。“算了吧,肯定来不及了。山势陡峭,一个来回就得四个小时,下来天都黑了。”车上一名年长者对记者善意提醒。“但如果爬得快,也不必这么久,但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一个小伙子说道。见此情形,原本相约攀登神农顶的几名游客,纷纷打了退堂鼓,只剩记者一个人“孤军奋战”。 记者暗自鼓气:既然来到山下,务必要见到神农鼎。 眼前这2999级“青云梯”,是今年10月份刚刚建成的石阶。全长1588米,从海拔2680米处,直达海拔3106.2米的神农顶。望着日渐西沉的太阳,记者扣紧衣服甩开大步疾走。 越往上走,每一步都觉得吃力。纵然记者自恃体力甚好,但再也没了在山脚下的意气风发。每爬上七八级台阶,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等爬上一个开阔的平台,记者早已累得汗流浃背,但指示牌显示,记者仅走完300多米的路程。 幸运的是,接下来一段道路比较平坦,不过是在密林中穿行。高山上的天空湛蓝,阳光洒在身上格外温暖,但钻进密林里就失去阳光,立刻觉得寒风刺骨。再往上走,台阶上开始布满积雪。硬邦邦的积雪像冰一样,踩上去就打滑,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深山密林中寂静得可怕,只能听到脚踩积雪的脆爆声在耳边回响。“熊与野猪出没”的指示牌不时出现,看在眼里令人胆战心惊。 恰在此时,大团浓雾随着狂风袭来,瞬间将人笼罩在茫茫之中,令人一时辨不清东南西北。心里难免有些害怕,《西游记》里的黄风怪、白骨精大都会在此时出现,借助妖风将唐僧摄走……当然,妖怪是不会出现的,但蹿出熊和野猪的后果却很严重。所幸浓雾过后,阳光普照,玉宇澄清,最高峰上的神农鼎出现在记者眼前。 在湛蓝的天空下,神农巨鼎熠熠生辉。记者忘了劳顿,踏着积雪快步奔了上去。鼎上铭文清晰可见,雪山松枝分外醒目。远看群山连绵直达天边,巴山楚水尽收眼底。近看林海雪原云霞飘渺,悬崖峭壁尽在脚下。瓦蓝的天空似乎伸手可及,令人心跳加速。李白诗云“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真的就是这种感觉。 这里就是湖北最高峰,海拔3106.2米!望着江山无限,极目楚天,不禁慨叹:不登神农顶,枉做楚狂人。 (本文来源:荆楚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