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农架也在了望塔的东南面,由于比大神农架低,所以叫“小神农架”。小神农架山势崔嵬,古木参天,雨量充沛。东麓的横河是香溪河的发源地之一,西麓的闹水河是沿渡河的发源地之一。 在瞭望塔的周围,奇木异花比比皆是。冷杉茂密,黛黑苍翠,绿草如茵,花色眩目。塔东北有两株大铺地柏,这两株铺地柏,上下相连,掩藏在茂密的箭竹林中,主干不过茶杯一般粗细,株高不过 离开瞭望塔前行 这里铺设有一条环形步游道,沿石阶而上,我们可以依次穿过箭竹林、高山草甸、石林、冷杉林和高山杜鹃林,然后再回到我们停车的地方。板壁崖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 这一带是神农架 “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多次发现“野人”的脚印、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表皮、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野人”的粪便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说明“野人”的食物结构是杂食性的。最令人惊叹的“野”窝,是用20根箭竹扭成的,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 野考队员黎国华曾在这里目击过“野人”。 那是 1980年2月,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黎国华在这里虽然三次发现“野人”脚印,但没有见到“野人”真面目。 2月 27日,下午 3时左右,他听见在不远的地方有 “ 叽咕!叽咕!”脚踩积雪的声音,循声望去,几十米以外山垭的雪地里,一个七八尺高的“野人”,正在摇摇晃晃地、不慌不忙地直立行走着,浑身棕红毛,头发披到肩,像是在寻找食物。黎国华尽量地隐蔽着,一步一步地追了过去,他离“野人”越来越近,“野人”的两条长腿、肥大臀部、不过膝的两手都能看得十分清楚,连面部五官也隐约可见。就在这时,寂静的森林“哗”地一声脆响,黎国华绊断了一根树枝,惊动了“野人”。“野人”循声回首,发现了生人,本能地扒开箭竹奔跑起来。黎国华急了,迅速端起土枪瞄准“野人”,想打伤它一条腿再捕捉。谁知连日在雪地行走火枪药受了潮,一枪、两枪、三枪都没打响,眼睁睁地看着“野人”消失在竹海雪原中了。“野人”跟人类常常是不期而遇的,说不定在这里也能遇上“野人”呢! 穿过箭竹林就是一片开阔的高山草甸。草甸以印度三毛草、紫羊茅、湖北野青茅为主,还有栗草、大黄、黄花韭、勿忘草、中华花葱、东方草莓等混生。 毛绒绒的草甸,坐上去十分舒坦。如果备上一份野餐,在这里吃饱喝足之后,躺在毛绒绒的草甸上,就可以尽情地体味大自然的空旷,倾听大自然的天籁。 走过草甸,前面就是一片石林。 时见怪石突兀而起,或高或低,千姿百态,无论观其整体或局部,无论观其正面或侧面,形象神姿皆不相同,又都栩栩如生。最惹人注目的是北坡的一尊巨石,远看似骆驼在绿洲上痛饮,近看如群猴在玉树上嬉戏,细看或如抱藤跳跃,或如母子相偎,或如恋人细语。巨石的隐蔽处有一根石柱,宛如“生命之根”直剌温柔的天空,令人感到一种雄性的壮美。 穿过石林,爬上高坡,就可以望见“大鲵之乡”阴峪河谷了。阴峪河发源于神农架山脉白石漂(山)南麓,在神农架西部由南向北地穿过密林深谷注入房县九道河, 汇入堵河,因从阴森峡谷中穿过,得名“阴峪河”。 阴峪河上游两岸为坡度 35°要50°的山地。侵蚀地貌甚为发育,河床是卵石滩,水流湍急,气候有高山冷湿和峡谷暖湿特征。植物群落为巴山冷杉纯林、巴山松林,并有小片红桦林分布,组成针叶阔叶混交林带。森林覆盖率达80%左右,植物种类丰富,是未经人为破坏、保存原始植被的地方,森林群落除有上述主要树种外, 还有小面积青冈林、 垂枝云杉、珙桐、铁杉、扇叶槭、米心水青冈、漆树、山樱桃、湖北花楸、皂柳、黄杨、花树等珍稀树种。药草有甘遂、麦冬、头顶一颗珠、七叶一枝花、黄连、细辛等。 动物有林麝、毛冠鹿、熊、虎、豹、貉、豪猪、羚羊、白冠长尾雉等;阴峪河繁衍大鲵,是大鲵之乡。这里还是考察“野人”的重要地区。由于人迹罕至,森林繁茂,阴峪河流域中上游就象一座 野 生物迷宫冶,是探险猎奇、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 被称为石林剑峰的南天门 南天门海拔 三百万年以来,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中。 几乎隔 10万年左右,冰川便会象候鸟似的,踏着坚定的步伐,莅临到北美和北欧平原上,使那里的大地裹上一层厚达千米的冰甲,而到间冰期,冰川又象幽灵似的,悄悄退缩到两极地带和中纬度的高山上。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冰期,我国称大理冰期,这是因为其遗迹在国内的发现地是大理点苍山曰欧洲又把它叫做玉木冰期,因为欧洲人最早发现它的遗迹是在阿尔卑斯山的玉木河畔。大理冰期大约从96000年前开始,到12000年前结束。那时大量的海水转移到陆地上,形成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美冰盖和7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北欧冰盖。 大理冰期结束后,是气候温暖的现代间冰期。这时人类的祖先纷纷从洞穴中走来,兴建村落,品尝百草,圈养牲畜,刀耕火种。现代间冰期留给我们祖先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冰川融化时遍及世界的冰川洪水了。许多民族的创世传说,都有关于它的可怕回忆。如西方上帝降洪水灭世之说,中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 气候的循环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出现,是地球的正常规律。假如现代间冰期结束,地球上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另一次冰期。有人认为 8000年以后地球上将寒得出奇,也有人认为是 15000年后,不管怎样,地球目前正处在间冰期向冰期的过渡阶段。 国公坪是一块山间小盆地。盆地东侧有一株树龄 350年的榔榆耸立,树高 刘体纯,名体仁,号二虎,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建大顺朝的右果毅将军。 清军入山海关后,1664年攻陷北京,李自成兵败亡故,刘体纯、郝摇旗等率大顺农民军余部入湖南湘阴,联络南明大臣何腾蛟等共同抗清,后引兵攻汉中失利,退入川东,与李来亨等所率大顺农民军余部号“夔东十三家”,继续联明抗清。 顺治九年(1652年)至康熙二年(1663年),刘体纯驻军川东大江南北,神农架的下谷、九湖坪一带是其重要活动区域,也是他与李来亨、郝摇旗进行联络的重要通道。 当时,南明永历帝对联合昔日与之敌对的农民军共同抗清心存耿介,时有仇视排挤之举,多数农民将领以民族大义为重,以不同方式表明联明抗清的诚意,李双喜改名“赤心”,郝摇旗改名“永忠”,因永历帝名由榔,刘体纯则植榔榆一株于此,表白自己扶植朱由榔驱逐清军恢复明室的决心。因此,永历帝得以释疑, 并诏封其为“皖国公”。 康熙二年(1663年),皖国公统兵到巫山天池寨进击清军。 兵败奔长峰(堆子、下谷坪一带)自缢身亡。 国公坪不仅有坚实挺拔的榔榆可以发思古之幽情,还有天然草场可供大家欣赏。 大九湖是一个山间盆地,四周高山耸立,中间低洼平坦,总面积 36平方公里。 其中,低洼平坦地有 17平方公里,海拔1700余米,东西长 大九湖相传是“薛刚反唐”屯垦练兵的基地。 这里除 1── 9个字号的村落外,还有帅字号、卸甲套、马鞍山、黑水河、九灯河、碉堡坪等 14个村落和娘娘坟、点将台、小营盘等自然村,每个村落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薛刚反唐到明末清初刘体纯联明抗清;从清朝中叶白莲教起义到民国时期神兵“黄马褂”起义及熊光文组织的农民暴动, 都留下了历史遗迹。 大九湖自然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 眼前所见到的梅花鹿原本不是生活在神农架。1986年,国家科委和湖北省科委联合立项,由国家拨款 22万元在这里修建起 梅花鹿是国家 1级保护动物,它们体态玲珑清秀,皮色斑斓雅洁,十分招人喜爱。我国很早就养鹿。据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的白鹿洞志记载, 唐朝李渤养的一只白鹿训练有素,将袋与钱系在鹿角上,能到星子县城替主人购买书纸笔墨,投寄书信。 梅花鹿反刍象牛,善跑象马,还象猪一样爱在泥水中“打溺”。有趣的是,它们具有保存种族的遗传习性,一旦发觉敌害,全群立即逃奔,并把尾巴竖起来,露出下面的白色,好象挂着一面小白旗。这是它们的一种联络信号,使后继者不致于迷失方向,跑乱了套。更奇特的是,每当落叶满地的时节,大老远就能听见牡鹿的战歌。那些争夺配偶的牡鹿,吼叫着在一起恶斗,经过多次的挑战、较量、淘汰,最后胜利者占有牝鹿,进行一年一度地配偶活动,而失败者只能站在远处观看。这种自然选配法使得新生小鹿几乎都是具有优良血统的最强者的种。 许多雄鹿额上长有一对分杈的实角,每年脱落一次后又逐渐长出幼角,幼角外面裹着一层天鹅绒状的茸皮。 这种尚未骨化的幼角就是鹿茸,为鹿身上的精华。最常见的鹿茸,按鹿种分为花鹿、马鹿茸曰按茸型分为花二杠、花三杈、花再生、花初角茸等曰按取茸方式与加工方法又分为锯茸、砍头茸、带血茸、排血茸。鹿茸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鹿茸内含有女性卵细胞激素和骨质、胶质、蛋白质、钙、磷、锰等化学成分;可以强身健脑,滋阴补肾,益精血,强筋骨,防治神经衰弱和各种虚弱症,增强人体的工作能力和心脏功能。鹿的全身是宝,除鹿茸外,鹿肉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滋补食品,鹿皮可制革,鹿筋能强筋健骨,鹿尾能壮肾益精、健胃补血,鹿胎是治妇女病的特效药,鹿内脏可制全鹿大补丸,鹿血、鹿茸血、鹿脑髓等都可入补药。 下谷坪土家族少数民族乡是土家族聚居地,总人口5600多人,有土家族人口 3400多人,占60%。下谷坪风景优美,人情纯朴,在这里可欣赏奇山异水,领略土家风情。 这里是神农溪的源头之一,另外两个源头一个是西面小界岭下的银门洞(另名石门洞、神门洞),一个是东面红岩子下的马家沟, 数南面闹水河的水源最大。 闹水河常年有 寨子包西麓山脚下神农溪畔,一字排开的 6个发水洞,每天卯(5点30 分左右)、午(12 点左右)、酉(17点30分左右)开始出水,出水颇急,浪花飞溅,响声如闷雷滚动,顷刻间河水可上涨 海螺石生长在一黑色石灰岩大石包下西南角,一人可以吹响,响声震动山谷。大石包上有一对立石,貌似金丝猴父子在站岗放哨。相传古代土家山寨若遇外侵之敌,就由寨主吹响海螺石,全寨的男女老少就会立即到这里集合,迅速出征,保卫自己的家园。 吹响海螺石,既要力气,又要有技巧。过去土家人里谁能把海螺石吹得最响,谁就可以成为土家的领头人。 小武当,又名太和山,是河床中的一“擎天石柱”。小武当西依牛颈项(山)牯牛岭,南麓有庙坪河,北麓有响水河沿山脚流淌汇合成石柱河,流长 小武当山势陡峻,尤其是北麓绝壁千仞,猿猴也难攀登,有木梯从牛颈项 (山)牯牛岭上架缘而上。 登上柱顶极目远眺,东北有 “ 三十六人娶亲 (山)”天然景观,西南有惟妙惟肖的 “ 牯牛”伏于脚下,而小武当又是拴住 “ 牯牛”的石桩,西北方则可见形似三十六把刀的石林或被云雾缠绕,或在阳光照耀下直刺蓝天,南面的神农溪则象玉带一样悠然飘向长江三峡。小武当是神农溪流域的道教圣地。昔日巴东、神农架西南部、房县西部、四川巫山、巫溪县一带的上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二 香溪源旅游区位于神农架东南部,该旅游区以珍稀的古树资源和古朴的旅游小镇为核心, 以三峡双神线为依托,以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为特色,是以寻根溯源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区。香溪源旅游区分香溪源、神农坛、老君山 3个景区,有香溪源、神农坛、杉树坪等 20多个景点。 香溪河是长江的支流,因哺育过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和我国四大美人之一的 香溪源有二,东源出于龙口河、长方河,流长 相传这里曾是炎帝神农氏当年采药时的洗药池。池水尽得百草之精华,尽融神农之精神,故渴饮香溪水不仅能使人貌美如昭君,更能使人崇高如屈原。香溪源头,奇峰竞秀,林海深处,云游雾绕。林间野花竞放,山中溪河纵横。这幽谷清溪,香花遍野的灵秀之地,是溪水终年飘香的真正原因。有人用四句话总结说:碧水源流长,神农百草芳,佳人传美名,香溪水更香。 香溪源头所在之地是著名的茶叶之乡。这里的茶地分布在林深绿重、朝日暮雨的海拔 700要要 要 在神农架清香缕缕的茶乡,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故事院少女时的 千家坪是试种珍稀古老树木的基地。 这里距木鱼镇 这里海拔 千家坪是金丝猴重要的活动区之一,自仲秋至隆冬,经常可见猴群于这一带的松林、杉林和桦树林中觅食、嬉戏。千家坪盛产蜂蜜和绞股蓝。实验站配制的绞股蓝糖丸具有多种神奇疗效,畅销区内外,备受欢迎。 木鱼镇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木鱼镇人民政府、国营木鱼林场、木鱼旅游开发区管委会所在地。1970年以前这里是神农架的临时首府。目前,木鱼镇已是湖北省省级旅游度假休闲中心。 木鱼土特产一条街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场所,这里销售有神农架香菇、木耳、茶叶和中草药、旅游纪念品,价廉物美,属于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小当阳绝壁迎面矗立在神农坛的对岸,绝壁上由于风化剥蚀,呈现出形似奔马的图案,仔细观察,又像是一幅中国地图。 更为奇特的是, 当我们找准角度观察整体山崖的时候,一座活生生的神农氏天然雕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头挽发髻,长髯拂胸,精神矍铄,披肩迎风,一手扶膝,一手扶剑,神态庄严安祥。这座天然的神农像是在神农坛建起之后才发现的,映证了此地确实是一充满灵气的地方。 1932年,鄂西北苏区和巴兴归苏区的红色武装到木鱼坪整编东下洪湖时,曾有一部在这里驻扎。附近的教场坝,是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军练武习教之地。 进入神农坛景区大门,沿石阶而上,就步入了古老植物园。 植物园致力于集中保存、繁育神农架古老、珍稀、濒危和特有的植物物种。可供观赏的主要乔木有国家 1级保护植物珙桐,2级保护植物香果、连香、银杏、银雀、领春木、鹅掌楸,3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和木质坚硬的马铃光、铁匠木等 200多种。 在这里,您可以为古老、珍稀植物的繁衍尽一份力,出资领养您喜欢的每一棵树,植物园的工作人员会将您的名字刻在石牌上,立在树旁,并每年给您寄去树的照片,说明树的生长情况。在这里,由植物园工作人员指导,您还可以种植“恋人树”、“夫妻树”、“成材树”,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既为美化自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又为自己的精神生活增添了光彩。 植物园内开辟有花卉盆景园, 有神农架杜鹃、 芍兰、蜡梅、紫荆、枸杞、黄杨和铺地柏等,如果您感兴趣,可购一些回去美化自己的居室。 小当阳的千年古树铁坚杉,是神农架茫茫林海中最为苍劲挺拔的一株杉树。 这株铁坚杉,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葱浓劲秀。主干坚似青铜,叩之铮铮有声,树身苔痕斑驳,象古青铜器上的翠锈,凝着岁月的风霜。古杉如擎天一柱,虬枝蟠云,展目逶迤群峰,俯瞰幽谷山涧。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正是它最好的写照。 据考证,这株铁坚杉树龄在 1000年以上,它历经宋、辽、西夏、元、明、清、民国等朝代,只要看看它身上扭曲的枝桠、累累伤痕,就不难知道它历尽了多少霜雪风雨,刀火雷电!据传在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山霸,听风 古人为了纪念神农,求福免灾,曾经在古杉的基部雷伤处,略加修凿,供奉神农泥塑金像。一时间,香火鼎盛,络绎不绝。 随着时间的流逝,铁坚杉伤口愈合,人们惊异地发现,神农塑像竞被大树裹在肚里。古杉虽历尽劫难却仍然保持着盎然的生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性格,这是生命之树,是不老的象征。 这株铁坚油杉,高达 铁坚杉的下方刻有当代著名书法 神农坛是专供炎黄子孙缅怀先祖、祭祀神灵、祈求先祖赐福与庇佑的场所。祭坛内神农塑像高大雄伟,庄严肃穆,双目微闭,似在洞察世间万物。它以大地为身躯,头像高 中间草坪和两边的墀阶具有我国皇家建筑风格。我国古代称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是阳数之首,与汉字长久的“久”同音,有天长地久之意,故两边墀阶全是九的倍数。每边的墀阶有243步, 从下往上分解开来为 9步、72步、63步、54步、45步。 墀阶下面是祭坛,置有九鼎八簋和香炉,每位炎黄子孙即可在此祭拜先祖,祈求庇佑。 祭坛外围的五色石代表着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内方外圆,即有天圆地方之意。 祭坛的两侧用八组壁画记录着远古神农氏的功德,即降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葛、陶石木具、原始农耕、日中为市、穿井灌溉。八组壁画以艺术的手法叙述了神农氏的丰功伟业,表达了子孙们的无限追恋。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之一,是我们的祖先神。他出生于 “ 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他的出生地一说是在陕西的宝鸡,一说是在湖北的随州。 他在一条名叫姜水的河边长大,所以姓姜。 由于他善于用火和发明了原始农业,所以被称为炎帝神农氏。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发明家,他的许多创造发明,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至今还沐浴着这位人文始祖的恩泽。 概括起来说,他一生有八大发明创造院一是培育粟谷。人工栽培粟谷,中国在世界上公认是最早的。《管子·轻重》篇里说,“神农氏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 “ 始教民播种五谷”。 二是制作耒耜。 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被认为是生产力进步的标志。 对原始农业最具意义的农具耒耜,相传也是炎帝首先发明制作的。《逸周书窑·尝麦》篇说神农“破木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周易·系辞下》也说神农 “ 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三是制作陶器。 创制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火的威力,改变了事物的化学及物理性质, 创造出全新事物。 相传陶器也是炎帝发明和制作的。《周书》说 “神农耕而作陶”,《路史·外记》也说神农“埏埴以为器”。 四是发明了医药。关于炎帝发明医药的记载和传说,特别丰富。《淮南子·修务训》里说 “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虫尨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于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帝王世纪》也说炎帝神农 “ 尝味草木,宣荣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这些记述,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炎帝在为先民治病疗疾、 创立医学的过程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善于总结的情景。神农架的民间有丰富的关于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相传这里是炎帝神农氏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五是相土地,察水泉,建聚落。 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选择既适于发展生产,又生活方便的地方建立原始聚落。原始聚落的选定和营造,避免了渔猎、采集时代餐风宿露,东奔西走之苦,生活比较地安定起来,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正常发展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淮南子·修务训》说神农“相土地宜燥湿肥饶高下”,《路史》里也说神农“ 相去停居,令人知所避趋”。 说明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先民们在开创定居生活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六是首创集市贸易。私人财产的出现,人们有了交换商品的需要,还得约定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来进行。相传集市贸易的出现,也始于炎帝。《周易·系辞下》说炎帝 “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七是发明了五弦琴。 东汉桓谭 《新论》说炎帝 “ 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世本·下篇》里更是详细说明了 “ 神农琴”的规格音调,说 “ 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分五弦,曰宫、商、角、徵、羽”。 后来又传说是周文王在炎帝五弦琴的基础上又“ 增二弦,曰少宫商”。 八是创立了蜡祭和傩舞。 蜡祭和傩舞是炎帝时代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皇补》说 “ 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 传说炎帝还作了一首有名的 《蜡祭歌》,歌词曰:“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表达了希冀得到皇天后土的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