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人历来热情、好客、淳朴、厚道。每当客人登门时,主东先是上烟筛茶,然后再置办酒席陪客人就餐,直到客人酒足饭饱方才罢休。
在神农架下谷土家族少数民族乡,有一种特别的习俗。若有客人来访,热情的主东会端出一杯白酒递给客人,说声请喝茶,这种以酒代茶的方式被称为“喝冷酒”。给客人“喝冷酒”,既表示主东热情,又显示家庭富裕。客人若是接过来一饮而尽,主东特别高兴。若是客人不会饮酒,应向主东讲明情况,轻尝一下,表示对主东的尊重,如果随意倒在地上,那就屈了主东的面子,会让主东难堪。喝过“冷酒”,主东才给客人奉上热气腾腾的茶水。
无论是那方客人,主东招待客人时便以酒为先。因此,这里的酒规繁杂,有108种之多,经常使用的有敬杯、还杯、跳杯、借杯、催杯、转杯等, 来了亲朋好友,主东舍命陪君子,不会喝酒也要请几位陪客劝客人喝上几杯,目的是让客人尽兴。主东招待客人,宴席座位也很讲究,上席为尊,下席为次,侧席为陪席。客人中年龄最大辈份最高或职位最大的人才有资格坐上席。下酒菜一般不少于八菜二汤,菜越多,越是表明主东对客人的热情尊重。
倘若遇到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等重要期会,主东那就必须在自家的大院子里搭起宾棚,支上桌椅,招待前来的亲朋好友和左领右舍。 每当东家设筵酬宾时,必须事先请一位谙熟礼仪的知客(白事上叫“督官”)来主持操办。知客,在期会上是东家的全权代理人,犹如三军主帅,手握重权运筹帷幄。所请知客不仅要懂礼仪,还要具有随机应变能说会道的本领。他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文王论八卦,见了傻子会比划”的人物。
知客请进门后,还要请来各类执事一并完成接待任务。这些执事人员根据分工的不同,知客将他们划分为“三班六房”。“三班”乃是指火炮班、大班和小班。火炮班是民间吹打乐队的总称,在各种不同喜期中这套班子各有不同的称呼。东家请进门迎客的称“迎台班”;若是亲朋好友自发组织到东家的称“恭贺班”;婚嫁时主东请到女方娶亲的称“乐台班”;在白事上这套班子称为“响守班”,又称“下祭班”。大班既调席摆凳、托盘和撤盘的人员。小班是担水、劈柴、生温(冬天发火)、端水(给客人打洗脸水)的人员。“六房”是指装烟、筛茶、烫酒上壶、荤厨(红事叫‘菊匠’,又叫‘广炉师’,白事就叫厨子)、饭厨(称为灶炉师 )、管贵房(管理和收支钱物的人员)。所有的这些执事人员到齐后,知客首先必须搭合席,给这班人开响(享)发红,发红不只是发红包,还要给每人发一段红彩绸和一条毛巾,各类执事必须把红彩绸包在头上或系在左臂上,毛巾则要搭在右肩上,这样做既营造了满堂红的喜庆氛围,又讲究了卫生。红包一般只有几十元钱,尾数一定不离八,寓意事事发。执事人员的多少,则是根据来宾预计量的多少而定的,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才能迎宾待客。
各类执事,除去姑、舅、姨亲戚外,大多是左邻右舍的乡亲,他们给东家帮忙,纯属是尽一份义务,一忙几天,也不收分文报酬。往往在这种时候,就更能体现左邻右舍团结互助同心协力的浓浓乡情。相比城市里人与人之间感情淡漠,即使居住在同一个楼道里几年下来还不知对方姓甚名谁,家家都大门紧闭,没有左邻右舍互相关照那种亲密关系而言,农村这种邻里守望和睦相处,遇事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倒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美德在农村的传承和弘扬。
开席那天,宾客一到知客就会高喊一声:“贵客到,装烟!筛茶!”话音刚落,马上就会响起迎宾鼓乐。上烟筛茶的齐声应道,“来——了”!上烟的在门外笑眯眯地给客人递上一支香烟。筛茶的则一手高举茶盘,一手拎着茶壶,大喊一声:“闯——!”然后做出滑稽的姿势,口中念念有词: 请宾客闪到两旁, 茶盘举在肩上, 茶壶拎在手上。 茶水烧得滚烫, 壶儿不敢摆荡, 假若洒到身上, 宾客就会烫伤。 你们给我颜面, 我自己也觉无光。 闯——! 闯——!
筛茶的伙计走到客人面前,由低而高分3次把一杯茶筛到七分,然后递给客人。分3次筛茶的意思叫做“凤凰三点头”,只酌七分茶是一种茶规,也是传统的“茶七酒八”的礼仪,这种做法不仅姿势优美,还讲究了卫生,顿时给客人宾至如归的感觉。 知客把客人迎到宾棚坐下后,帮忙的伙计马上端出一个绣花簸箩,里面装有核桃、板栗、花生和葵花籽等干果,让客人品尝。据老人们说,这是待客的第一道礼仪,叫“大把抓”,客人愿意品尝什么就自己挑选,完全由个人爱好决定。 宾客请齐以后,知客高喊一声,“大班上,出菜咯!”知客的话音刚落,宾棚外就会响起火炮喇叭,这叫“鼓乐迎菜”。在鼓乐响起的同时,托大盘的必须双手高举托盘,托盘的姿势应是左手在前握住托盘,右手在后顶起托盘,托盘必须和耳根平齐,托盘人要迈着方步走向席前,起步就大喊一声:“闯——闯——!”口中还念念有词: 宾客闪到两旁, 盘子要进宾朋, 饭菜要到席上。 谨防油汤油水, 糊了料子衣裳。 就算宾客原谅, 我也脸上无光。 闯——! 闯——!
走到席口上,要扯下软膝并转过头去说道:“请接菜”。由接菜的人把菜端起来摆到桌上,并告诉宾客每道菜的名称。 摆菜的规矩也颇有讲究。荤菜大部分摆在上席,同时还要注意对称。 告席,是至关重要的一道礼节。知客把主东引到餐桌上与宾客们说几句感激的礼行话,做个相互介绍,这叫告席。这样做既可以让主东和宾客之间彼此加深印象增进感情,又可以让主东向宾客当面致谢。哪怕是在易风移俗的今天,就算在宾馆摆宴席,知客也要带着主东到席上敬杯酒,讲几句礼行话。神农架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话:“当面言谢,视情如山。隔山挑土,慢慢来填。”何况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为表达对各类执事的感激,知客引着主东告席时要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对各类帮忙的人不仅要说出执事的名称,还要问寒问暖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如给乐台班告席: 迎宾乐队不自在, 坐在状元四席外, 迎了宾客迎酒菜。 辛苦劳碌不应该, 熬更守夜无招待。 礼节不恭莫见怪, 只怪愚下缺安排。 一日感情千日在, 放得春风秋雨来。
对宾客告席,除表示谢意外,还要劝酒。劝酒大都是列举古代英雄或文人名士来进行武劝或文劝,如武劝:“各位贵客在上,你们屈驾来到寒舍。好比是‘一朵红云从天降,仙风吹下玉楼香’,让寒舍蓬荜生辉。只是寒舍条件不强,一无‘红案’放在桌上,二无好酒奉上,淡酒薄菜不象样,加上在下又是外行,少读诗书见识不广,礼道不周多加原谅。各位贵宾一定要放开酒量,学学当年的关云长,喝个过五关斩六将,擂鼓三通斩蔡阳;喝个八虎去把幽州闯,岳飞枪挑小梁王;要学牛皋黑虎将,武松打虎景阳岗……” 菜出齐后,不请不吃。当知客和主东告罢席与客人同饮一杯,知客请大家坐下后,酒司令这才带东礼节性的开始请菜。请菜必须先让上席的主客先用,其他人才能动筷子。请菜讲究先素后荤,席上若有鸡鱼,请荤菜时应先鸡后鱼。吃鸡时若是鸡爪,就说“抓钱手”,若是鸡汤,要说“请喝龙凤汤”。吃鸡还有一种“吃鸡不奉客,自己考眼色”的讲究,“凤头”只能敬给“主客”,一只鸡子只能奉这一箸菜。吃鱼也有讲究,特别是吃全鱼,不能先吃鱼尾,不吃翻身鱼。万一要把鱼翻过来吃的话,就说“请把船顺过来”。 敬酒的方式也非常繁琐,有敬杯、转杯、跳杯,跳杯又分为隔单跳和隔双跳,还有转弯抹角杯、同凳褡裢杯、对面笑杯等等,最后还要把所有的杯子集中到贵宾面前开一次会。在神农架民间,酒友们高度概括出敬酒方式: 同凳抹角对面笑, 先敬后转隔三跳。 划拳猜谜两相好, 五湖四海全来到。
整酒还有三个步骤五部曲……,哪怕再不会喝酒的人,也可能会被同桌的客人拉下水。山里人厚道,待客非常淳朴,客人只要上桌就非要让你喝得高兴、吃得舒心、笑得开心,这样主东才满意放心。
为了客人高兴,也可唱唱祝酒歌。如:如民间小调《十杯酒》。 一杯酒满满斟,斟杯酒儿敬客人, 客人莫嫌酒不好,一滴酒儿一片心。 二杯酒竹叶青,我邀客人进竹林, 竹林斑鸠咕咕叫,笑请客人把酒吞。 三杯酒桃花红,桃花开在酒杯中, 祝君天天桃花运,巧梳杨柳舞春风。 四杯酒情正浓,蜜桃青青樱桃红, 樱桃小口对酒盅,巾帼也出酒英雄。 五杯酒是端阳,端起酒杯论短长, 长的喝个长流水,短的喝个咚咚锵。 六杯酒荷花香,红花绿叶满池塘, 花儿叶儿也交杯,漂漂荡荡戏鸳鸯。 七杯酒七巧会,牛郎哥哥织女妹, 笑把银河当美酒,喝干银河喜相会。 八杯酒桂花香,月中嫦娥请吴刚, 吴刚捧来桂花酒,酒中藏个俏月亮。 九杯酒九重阳,秋风吹得菊花黄, 登山观得千般景,醉在酒中看夕阳。 十杯酒圆又圆,神农架的酒儿抿嘎甜, 去年的今儿喝一杯,今年的今儿还在甜, 甜了一整年! 抿呀抿嘎甜,抿呀抿嘎甜, 神农架的酒儿抿嘎甜……
客人起席也有讲究。一桌客,让首席先走,多桌客,让贵宾席先走。当客人起席时,知客或主东必须召呼一声“客人起席了,装烟筛茶!”客人离开宴席后,一般都会小坐一会儿再告辞。这时主东会马上站起来挽留客人,邀请客人再玩一会儿,客人执意要走,就再上一支烟并说几句谦逊的话:“您的驾临让寒舍蓬荜生辉,礼节不周,请多加原谅,欢迎下次再来”。 神农架传统的接待礼仪,不仅是要主动热情地迎宾,礼貌谦恭地待客,还要谦逊婉言地送客。待客最重要的是讲究语言美,语调要柔和,用语要谦恭,音量要适中,做到“客到有请,客问必答,客走必送”。
|